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志賀哲太郎 (Tetsutaro Shiga 1866~1924)。陳柔縉. 《日本先生的美好身影》。張深切的小學幾位先生的故事,參見《里程碑》,106~126






聯合報╱陳柔縉】
2011.04.01

日本大地震,震出台灣人的心底,對日本別有的感情;不同於台灣之於任何國家,也不同於任何國家之於日本。

為什麼台灣人那麼喜歡日本和日本人?大家都有這樣的疑惑。我並沒有脫口而出的答案,不過,老一輩台灣人的回憶裡,普遍有一個他們稱為「日本先生」的美好身影。「先生」是日文「老師」的意思。

醫學博士楊孔昭在回憶錄說,念台南二中時,他愛畫畫,中村老師會送他「外面買不到的畫圖用品」,鼓勵他,可惜老師因病早逝,但「現在眼睛閉合起來」,仍會浮出那「慈祥的」身影。

送東西還是小事,日本老師免費幫學生補習,也非常普遍,台灣文學前輩葉石濤的安藤老師就是這樣,「對台籍的子弟,當做自己的孩子」,下課後還補習到五、六點,不取分文。葉母過意不去,過年時,買了一大箱香腸,要葉石濤拿去送給安藤老師。師母有意收下,老師在屋內聽見,卻走出來罵人,很生氣把那箱香腸丟出去。葉石濤跟老師解釋是母親的謝意,安藤老師說:「幫你們補習,是我應該做的事,請你把香腸帶回去。」葉石濤自己戰後也成為國小教師,回憶起這樣的日本先生,他甚至用了「偉大」兩個字。

十九世紀末,日本開始在台灣開辦新式學校,一般台灣家長並不了解教育的重要,或迫於貧窮,無法讓孩子就學,於是日本老師負起了遊說勸學的工作。統一企業前董事長吳修齊一九二六年小學畢業,末永猛校長「再三」到家裡拜訪,勸他的父親讓吳修齊繼續升學。前台灣省建設廳長、台肥董事長朱江淮說,他的父親是家鄉大甲公學校的老師,父親有位日籍同事志賀哲太郎,對勸學之事特別熱心,常自動戴著斗笠挨家挨戶跑,令他的父親非常佩服。志賀老師也提供清寒學生文具,補助他們學費,學生生病,也會去家裡慰問,當地人稱志賀老師「大甲的聖人」。

當然,討厭的日本老師也有*,但整體來說,日本老師印象,美好居多。就好像日本時代一樣有許多偷盜犯罪,警察的藤條又是可以橫暴揮舞,但治安很好的印象,卻是一面倒地烙印在台灣人的記憶裡。

日本時代,各階層的台灣民眾都會接觸到各色日本人,禮貌往來有,但能深入彼此生活圈的並不多。能發生感情的,日本老師屬最大宗了。

林務局退休官員陳繁首出身屏東,他的回憶裡,戰爭結束,日本人等待遣返的期間,同學們還去幫日本老師種菜。宜蘭名醫陳五福趁著早坂教授有家庭禮拜時去拜訪,他目睹教授親自拿拖鞋給客人,並親自整理客人的鞋子,他在回憶錄寫下「其體貼、親切及細膩的心思,令人感動」的句子。

讀著這些回憶文字,我不得不揣測,或許,日本老師正是台灣人喜歡日本的感情源頭。(作者為作家)


*hc 註 張深切的小學幾位先生的故事,參見其全集中第一卷《里程碑》,106~126

***

這是我家鄉的故事,但是我今天才知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志賀哲太郎
志賀哲太郎紀念碑.jpg
學生蕭錡忠所撰寫的志賀哲太郎語錄碑文。
出生1866年8月28日
日本肥後國上益城郡津森村
逝世1924年10月29日(59歲)
 日治臺灣臺中州大甲郡大甲街
母校東京法學院
職業記者、教師

志賀哲太郎(1866年8月28日-1924年10月29日),日本熊本縣人,臺灣日治時期台中州大甲郡大甲街(今臺中市大甲區)大甲公學校教師,被大甲人譽為「大甲的聖人」,在鐵砧山立有紀念碑。

生平[編輯]

志賀哲太郎為1866年[a]8月28日生於熊本縣上益城郡津森村[1][2],出身鐵匠家族[2],自幼讀漢學教育[3][4],二十二歲考上東京法學院[4],二十五歲加入熊本國權黨[3],結識濱口雄幸[5],後擔任九州日日新聞記者[4]

1896年12月,志賀哲太郎來臺灣[6]。初期他先到臺北,但人生不順[7]。1899年,藉由安達謙藏向苗栗廳廳長家永恭吉郎推薦為大甲公學校(今大甲國民小學)代用教員[6]

大甲公學校早期以大甲文昌祠為教室[4],志賀哲太郎就居在右耳房[7]。當時台灣對兒童教育不太熱心,他就會前往遠地的村落拜訪就學年齡孩童的家庭,拜託家長讓孩子上學,使大甲公學校的出席率與升學率是台中第一,其學生很多後來都成為各界重要人物[4]。他教學生時常說心要有「慈悲、儉約、謙遜」[6]。台灣省建設廳長朱江淮父親是其同事,回憶志賀老師會提供清寒學生文具、補助學費,學生患病也會去家裡慰問[8]。曾有學生被鐵釘刺傷,他就每天背學生上、下課,直到傷好為止[7]。原先大甲漢墊教育在1921年被迫中斷,在他努力下,於三年後恢復運作[3]。二十六年的教學生涯,他沒有遲到、早退,而且謝絕多次升為專任教師[7]。因他怕被升任為正式教員,就會調離大甲,這種寧願一直擔任代用教員的姿態[4][5]。教學之外,他常替鄉民處理日本警察的壓迫、及苛稅等法律問題[7]。學生吳淮水回憶老師會暗自支援臺灣青年抗日,並透露日本政府對他不滿卻無可奈何[5]

朱江淮表示,志賀老師因此被大甲人稱為「大甲的聖人」[8]

1924年10月29日清晨[6],志賀哲太郎到大甲溪旁的小山丘山腳水源地池邊投水自殺[1][2]

身後[編輯]

其自殺原因,一說是當大正年間學生吳淮水參加臺灣文化協會,志賀哲太郎挺身支持,因此陷入極度懊惱兩難中[6]。墓誌銘寫他是過勞死[4]

志賀哲太郎遺言是寫自己熱愛台灣,希望依台灣風俗土葬,並囑託將生前的書籍編成「志賀文庫」捐贈大甲,後來以此基礎成立圖書館,為當今大甲圖書館的前身[7]。學生黃木村寫「青山有福埋高士,流水無情害我師」作弔詩[6]。耆老回憶賀當年葬禮時,參與路祭的人之多,堪稱大甲有史以來空前絕後[7]。在大甲公學校運動場舉行的葬儀非常盛大,送葬隊超過一公里,棺木通過的兩側住家門前桌上都擺著各供品[4]。女僕島村ソデ隨後出家,亡故也葬於旁[3]

志賀哲太郎墓在鐵砧山南側山腹[4]的大甲第一公墓[3],佔地百坪[5],往年門生於忌日或清明節都會前往獻上鮮花[6]。據外地作家郭德楷在1961年的文章,墓碑是塊很大的青石,墓身全用水泥砌成,有一丈多長,四尺來高,墓前豎著兩根像日本神社的柱子,石碑上刻著「志賀先生教席之墓」,打聽才知道是墓主生前是一位受到學生尊敬、家長景仰的老師,並聽說有女兒[9]。1966年,學生們在墓前舉行誕辰百年祭,並且在墓旁建立高四公尺的紀念碑,由當時的行政院長孫科題字[4]。該年6月25日,朝日新聞記者來墓致敬與訪問已七旬的吳淮水[5]。後因山土崩塌,墳墓被掩蓋,一位學生就把自己的墓蓋在志賀老師墓後上方作防沙堤[4]

2007年清明節時,記者已未看到人憑弔[3][6]。2011年,作家陳柔縉對於臺灣人熱烈支援東日本大震災,舉例了葉石濤吳修齊陳五福、朱江淮等臺灣人對日治時期日本教師的懷念,認為日本教師正是臺灣人日本情結的源頭[8]。該年末,大甲區公所有鑒於日本人會來此憑弔志賀哲太郎,就在大甲文昌祠右廂房設立其紀念室,展示遺照、相關專刊書冊及文具遺物等[10]。大甲區公所也會為他與林春娘掃墓[1]

熊本縣有成立志賀哲太郎顯彰會,由其外孫澤田寬旨擔任會長,曾在中華民國外交部安排下於2016年2月26到27日末來志賀哲太郎墳墓祭拜、並參觀志賀紀念館,由大甲區長劉來旺等人員陪同[2]

圖集[編輯]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W. B. Yeats ( 1865 – 1939):The King's Threshold (1903) 國王的門檻

 W. B. Yeats  ( 1865 – 1939):The King's Threshold (1903) 國王的門檻

Yeats was attracted to drama because of its usefulness as a public art. ... The king, a man of action, banishes Seanchan the poet, a man of words, from his court (affairs of state) and the poet choose to die on a hunger-strike for his rights in the court, that is, for the value of art in society.


The King's Threshold; and, On Baile's Strand, by W. B. Yeats

https://www.gutenberg.org/files/41102/41102-h/41102-h.htm

Seanchan.
What was it that the poets promised you
If it was not their sorrow? Do not speak.
Have I not opened school on these bare steps,
And are not you the youngest of my scholars?
And I would have all know that when all falls
In ruin, poetry calls out in joy,
Being the scattering hand, the bursting pod,
The victim’s joy among the holy flame,
God’s laughter at the shattering of the world,
And now that joy laughs out and weeps and burns
On these bare steps.



理想的雜誌

 

理想的雜誌


朋友,

上周,幾位朋友聚會,談起要辦個雜誌,每人都有點興奮,雖然平均年齡"古來稀"。

經過一周時光老人的考驗,有的人的電話由其太太監控,插話:期期以為不可!("期期"有沒搞錯)

可是我比較頑冥不靈,還想試試。

我2008~2010年出版四本書/雜誌,然而偏經營管理。現在我快70了,搞個"理想的雜誌"似乎還來得及,雖然有些勉強:時不我與(?) 

現在學習張良澤的《老人文學》(精神),不定期出版,稿齊就出版,每本約300頁,圖/照片/文並茂。

每本約有50頁的主題,其他的就屬於你的文章/專欄。

別再猶疑,發表的空間很大呢,還可能有些禮物。



Margaret MacMillan《戰爭》(War)



 
London Review Bookshop
 
On Our Shelves   ·   Events   ·   Cake Shop   ·   Blog
 
Christmas 2020


 紐時2020十大好書

《戰爭》(War)

瑪格麗特·麥克米倫(Margaret MacMillan)著


這本書篇幅雖短,但內容豐富,主題深刻。麥克米倫認為,戰爭——戰鬥和殺戮——與人類的意義緊密相連,因此如果把它看成一種畸形的現象,就錯過了重點。戰爭導致了許多文明的巨大災難,但也帶來了許多文明的偉大成就。它無處不在,影響著我們所看到的和所做的一切;它就在我們的骨子裡。麥克米倫的寫作輕鬆流暢,令人印象深刻。實際上,她書中的每一頁都很有趣,儘管論點嚴峻,但卻非常有趣。

非虛構 |蘭登書屋(Random House), 30美元。 | 閱讀書評

《莎士比亞在分裂的美國》(Shakespeare in a Divided America):舞台便是整個世界 Northrop Frye

 

舞台便是整個世界  Northrop Frye


《莎士比亞在分裂的美國》(Shakespeare in a Divided America)

詹姆斯·夏皮羅(James Shapiro)


在他的最新著作中,這位《有爭議的意志——誰寫下了莎士比亞? 》(Contested Will: Who Wrote Shakespeare?)和《1599——莎士比亞生命中的一年》(1599: A Year in the Life of William Shakespeare)的作者超越了自己。他選取了兩個巨大的超級文化對象——莎士比亞和美國——並剖析了它們碰撞所產生的影響。每一章都圍繞一年展開,有不同的主題重點。第一章《1833年:異族通婚》圍繞著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和他對苔絲狄蒙娜(Desdemona)的強烈憎恨展開。最後一章《2017年:左與右》是夏皮羅真正的昇華,它分析了著名的中央公園版《凱撒大帝》(Julius Caesar)。至此,很明顯,這本書的真正主題不是莎士比亞戲劇,而是我們,美國。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收到書包裹真好

 

2013.11.16

收到書包裹真好:

1.能夠看到郵包上許達然老師的四五行筆跡 很可寶貴
2.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雙重包寄的林莊生的 (新版)《懷樹又懷人》新封面的樹經20年之後更壯觀----該加拿大農業研究所規定可以種樹紀念員工 但不可立碑

高價的書

 80年代我很窮,買了要近半年薪水的百科全書。90年代我相對有錢,所以在日本買一套我看不懂的德文書。在美國買Henri Matisse, roman By Louis Aragon (1971) ....

Kawase先生交給我他編的『植民地 台湾で上映された映画』三巨冊。放一套在我處"寄賣"---我有點出乎意外,不過點子可能是我出的。
買此套書以公家/機構方式為主。私人掏腰包買的台灣客人,只有3位,我是第3位。他曾將書"給"約50位圈內人,此舉頗為其子所不解,因為這套書的物質成本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