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我幾年前曾試圖連絡李建廷院長
1997年12月20日辦戴明博士紀念研習會 (陳健邦、鍾漢清、王晃三、戴久永、官生平、郭進隆等講師)、健保局北區分局李建廷經理心得分享(感謝他引進八模組的《第四代管理教學錄影帶》);興彩工業吳鴻淇總經理慨捐台幣10萬元當獎學金。澄清醫院蔡銘雄醫師。柑園國中校長與教師兼教務主任
李惠銘都成為好朋友,推薦李惠銘著「柑園的戴明學校--運用戴明品質哲學進行學校轉型的案例」http://www.gyjh. tpc.edu.tw/2002/
訪健保局北區分局李建廷經理
蔡士魁
Q:上次在戴明研討會聽過您的演講,讓我們印象十分深刻。所以想利用這個機會,再向您請教一些。
A:醫療界有所謂的全人照顧(Whole Personal Care),這和目前流行的分科導向是不同的。如果我們把病患從預約、掛號、就診到治療,當成一個Project來看,就可以發現系統流程被分割後,造成患者許多的不便與痛苦。醫療上和教育界一樣,也要講「人本」(以人為本)。
Q:李經理,可否請您先介紹一下您的經歷?
A:我從畢業受訓後,先在澳底漁港擔任(衛生所)基層工作六七年。出國進修回來,再到屏東高樹鄉又作了七年的基層工作。後來被引薦到彰化去當衛生局局長(按:這是次有趣的地方獵才、信才經歷)再轉到健保局來。整體來說,從面對偏遠地區的病患,到面對社會廣大的民眾,因為職位不同、角色不同,所面對的挑戰也就不同。簡單的說,在行政體系時,包裝很重要;在事業單位時,管理就要更精準。
Q:目前您在管理工作上,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A:最大的挑戰是:要如何調整員工的心態。健保局負有財務收支要平衡的政策。如果員工仍抱持著在公家機構是鐵飯碗的心態,有許多任務就難以有效地執行。舉例來說,員工可以應主管的要求去從事QCC的活動,但是基本心態沒有改,那麼就難以吸收改善手法背後的精神,員工會把它當做是一件苦差事。主管在推動時也會覺得很挫折。同時我們個人只是單位的中堅主管,影響力也有其限制。
Q:這讓我想起杜邦公司在談組織效能(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時,先不談願景(Vision),而要先講個人信念(Belief)與價值觀(Value)。這些人心態改了,所下的決策就不會偏差太多。松下公司也講「造物之前先造人」,都是道理相通的。可否講一下,您對未來的生涯規劃呢?
A:未來我可能去做一些公益事業,去當個醫院管理的顧問,或是協助推廣品質教育。為什麼要從事品質教育呢?我認為人的健康和情緒都是表相的,而內在心靈的品質才是根本。
Q:可否順便談一下「醫療品質」呢?
A:醫療品質是難以衡量的。譬如:發高燒急診時,醫師可以不計後果為病人退燒,但是病患對用藥後的副作用,卻難以預料。也就是說:當醫病雙方的專業落差太大時,就難以比較醫療的品質。
尤其是在實驗健保制之後,醫院開始重視管理,而許多醫院/顧問公司所追求的是業務第一、財務第一。譬如用專車接送、便當免費等行銷手法,來招攬更多的客源。可是對於病患的基本需求是什麼,卻未能深思。譬如說:如何挽留住好的外科醫師,麻醉科醫師,都要比擴展少數獲利高的醫科,更能符合病患的需求,對於整實醫療品質也才會更有保障。
再舉另一長庚醫院為例。無可否認,長庚的管理水準很好,病患也很滿意。可是我認為長庚的管理有很接近工廠生產線的那一套管理。長庚有五千床的病床,醫師的個別成本效益很高,可是大家往往忽略掉一項社會成本:包括那些慕名遠道而來的病患,以及往返照顧病患的家屬們,他們在時間和精神上的損失,都不在長庚的計算範圍。這也是我的主張:未來的醫院應該要融入社區,協助民眾照顧自己的健康,方便民眾就近看診,一次OK(必要時才由地方醫院轉診到教學醫院),這才是滿足病患的基本需求。
Q:最後想請問對您影響最大的書是那一本?
A:影響我的好書有許多,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史懷哲傳、晏陽初傳這兩本書吧!
Q:謝謝您今天撥空接受我們的訪問。謝謝!
(後記:李經理得到醫療奉獻獎的故事,在訪談中未曾提起,卻是事後筆者與健保局同仁用餐時,閉聊得知,再回頭向李經理確認的。)
*****
李醫師印象和聯想
鍾漢清
認識李建廷醫師(李經理)近一年後,才知道他年青時也有段不平凡的際遇、選擇。這些投入偏遠地區服務的故事,一定感動過很多人。我目前沒時間去考古,找出他台大學弟們作過的訪談,民生報上醫療貢獻獎(第二屈)的表揚記載等等。不過,我以為過去的印象很真實,該記一下。
身為企業/組織的顧問或老師,因為有機會接觸該單位的層峰,員工有時候會特別有意或自覺地傳遞些非語言的訊息,甚至會討好你。我去年大約上過北區健保局的九次課,所以有機會與他們的司機長談,了解他們的喜好、感受、能力(有人除了開車外更會做西點的講師,有人喜好西洋古典音樂…..)。我或多或少了解基層人員對李經理照顧他們,肯與他們懇談,或從客氣的對話中要求落實《第四代管理》中介紹的一些好概念……。健保局的業務極繁重,員工常加班、出差,所以上課時很難人員全到齊。李經理也不列外,不過,有意思的是,很令我驚訝,上課或作相關練習時,李經理最認真、用心。
我也無意中了解他每周南下某校兼課,這真不簡單(我有同學為南部某校主任,要拉我們去上課,台北同學們都逃之夭夭。沒有使命感的人,免談。台灣雖小,不過路途遙遠。)而最令我吃驚的是,今年五月二日的戴明研究會上,李醫師談到把戴明學派一套較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戴明修練Ⅱ》p.243) 切實地加以應用,這可真不簡單。五月十二日我們稍與他詳談,知道另外有老師答應多做二、三年的實驗,來印証該套教學法的實際優、缺點。李醫師很謙虛,97年十二月二十日參加戴明紀念研習會時當學生,他說是向管理先進行業學習。後來我知道他主修家庭醫學,同事也在做「體健能」主題,正可以向同修們報告一下。三月底我拿到初稿、五月初真正報告時,內容極為充實、有創意(例如明年健局全省運動會由北區舉辦,他要採用體健能方式而非一般競賽方式)
由於健保可能改制,而此為攸關國民經濟及福利極大的結構性變革。我本著戴明「新經濟理念」來探討目前宏觀「醫療新經濟」極為重要,所以就再請他“加講一場”,果然值得。(以後我們在徵求他的同意下或會把其講義在網站傳播。)
六月訪談閒聊,無意(有心)問他那本書對他影響最大,他說:「史懷哲和晏陽初傳記」這些書我以前看過,但沒法實踐。
回來翻箱倒櫃等,找出史氏的《敬畏生命》(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和《原始森林邊緣》撫書沉思,久久不能自己。
李先生五月請同事午餐,把時間平均分配於兩桌。李先生看到我缺乏運動,日益發胖,很關心地寒喧,我知道這種關心很令人窩心。
7月23日,士魁來訪,給上次訪李經理的稿。我向他說,從聯合報當日大幅報導「你的體能合格嗎?衛生署制訂健康體能指引:「現代人解除健康危機,安靠適當的適動──每周至少三次,每次二十分鐘,有點喘又不太喘…」等,我想北區健保局的員工在這方面,一定是貢獻者。
我又向士魁說,上次活動主題包含SHE,近日知道天下雜誌要辦的第二份刊物與此有關,所以我說我們要「觀念領先」,同時要更深入一點。五、六、七月投入甚多時間譯書,未能把李醫師的演講內容整理起來與大家分享、致歉,希望下次補一下,那時我們內容更紮實。姑且以下文多待一下「新經濟學」的一些微言大義:
戴明的《轉危為安》有意地以「醫療失敗的研究」為結束:美國每年約二億次醫療行為,不可靠度為二萬分之一,即十百次失敗。大部分是系統上的問題。十萬的1%是一千,仍是個大數目。實際上就醫廣行為而言,不管什麼數字都嫌太大。
特殊原因的作業定義。這工作相當的艱巨,而且永無止境除非這方面進展達到實用階段,否則…將繼續飽受「疏忽」的不公平控訴……
1998年腸病毒疫中衛生署長詹啟賢說民眾不要太恐慌,因其致死率只有0.00001,比每天車禍事故致死率過低。當他以手勢比出好幾個零時,許多父母被惹火了,因為小孩不是統計數據…詹以後改口說:「對我來說,死一個卻太多!」
台灣醫療系統新經濟學
國內用藥極浮濫現象最浪費而又可能反健康之道,(戴明第四要點的停止採用大量檢驗方式可為此借鏡。)求偏方是對知識的不信任,愛吃櫟(反正花不了多少錢,有病治病,無病補身──天下竟有這麼美妙的事)則是因無知識而膜拜“仙丹”(或成藥)。我們的醫療文化就是“補”“救”文化,無知的預防一殊不知「生活規律,每日多運動,思慮“清富”」就是最好福分。品質在醫療應急指更優良的關照,醫護(better care)而不是多多益善(more care)。如此才能兼顧品質(員工要的最大自由及醫療含蓋面最廣)及成本管制(“俗又大碗”)。安全帽的規定使醫療費用減少極多,同樣繫安全帶的規定亦然,更進一步是要「防禦性駕駛」。保險套的使用也是如此。
人性化醫療是什麼呢?戴明博士的文章或許值得參考:醫療系統的改善,要從其文化及工作方法上著手才能有成。
我們在急診與重症上落後先進國家甚多。
俄國人一向以為他們的醫療一流,其實管理上極落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