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淵博智識體系
作者:鍾漢清
一、綜述:是內容也是研究架構
「教育」在西方的希臘字源的意義為「引導」。
「淵博智識體系(Deming's System of Profound Knowledge)」中的「profound」,據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言,含有深入的組織力;智識上透徹;掌握完整全局;深入;發自人格深處等,在在與教育原意呼應。
我們可以說,教育的內容應該改革為以「淵博智識體系」的體會、了解系統觀;了解變異的理論;了解理論的智識及了解心理學等為主。而非以一些短視的技巧(skills)為主,關於教育與學習的內容,要切中現實世界及顧客所關心的世界;學習共同體(父母、老師或公司同事等)的建立;自主學習等重要議題的討論。有待大家進一步的發揮。
有意思的是,英國教育人員Jone Seddon在闡述「戴明式高品質的學習」時,指出「優質教育為個人對於卓越的承諾,而由團隊合作持續改善以及不斷再設計的過程所達成」。她把淵博智識體系下的學習之轉化環境畫成一循環,讀者可從下圖一中略窺各子系統的要點。
本文用淵博智識體系為一分析教育的架構,以作為建立優質教育之張本。一般美國教育人員講戴明,認為他對教育的最大貢獻是「強調終生學習之樂及各種內在學習動機因素的激發」,這樣可能太忽視此體系的威力了。
二、系統知識
關於教育系統的最好描述,我認為是下則對於「書」的禮讚:「無書籍則無知識,無知識則無學生;無學生則無教師;無教師則無班級;無班級則無學校;無學校則無教育當局;無教育當局則無教育系統;無教育系統則無前途─一切皆因無書而起。」此語固然為《The Bookseller》的自賣自誇,卻有許多道理在。工商企業近十年才憬悟「全系統優化」的重要,而教育界的系統觀則尚待建立。
系統為一由相互影響而環環相扣的子系統所構成。上述的「教學、班級、學校、當局、教育系統」等,都可以分別視為一子系統,所以可以就其「投入、轉化、產出、環境支援及結構等等因素」,評估其品質並試法提昇之。由於教育系統是由個人及「經營管理、社會、技術」等交集而成的,所以我們可以就「策略管理」─主旨、遠見、任務等規畫,追求各層次的「顧客滿意」;也可以就各種教學過程及營運,追求PDSA的持續改善;更可就各種實驗、專案來管理,由數字來管理;最重要的,是「以人為根本」的教育品質、尊嚴的建立、個人品質的「樹人工作」。
就系統品質的評估而言,我們的教育系統之最根本的缺失是「宗旨的淪亡,目的的迷失」,完全談不上整體系統的最優化。過分重視聯考及文憑等,完全扭曲了教育,再加上教育部的「反鬆綁」及「封閉、自圓其說的心態」,使得整個教育充滿「愚人、惡棍(體罰、惡補)、激進份子及最大多數的充滿無力感的被動師生」(此為創意大師de Bono說英國教育界對「思考」的看法,借用之。)
對我們而言,提昇整體教育系統的品質,成為下世紀的最重要建設,而「終生教育」為改革的最大立題之一。品質管理人士應該勇於投入「教育改革的異質交流、激盪」工作,協助教改過程中關於結構(工商界的教育大學,老師待遇及學歷,班級大小,學校大小等等);教育過程(家長參與、社區鄉土、本地教材等等)、結果(學習效果、考試等的彈性等);其中更牽涉很多學習理論及實驗,相信品質專業人士在這些方面可以幫點忙。
就系統學而言,期盼「教育的品質管理系統指引」能建立起來。目前教育界,很缺乏諸如理想教育系統之設計,系統動力學、軟性系統方法論等等學問的協助,以提昇其品質。
三、心理學知識
戴明在「學習、變化」的心理學,許多論點值得我們用來反省、檢討當前的教育系統。他的基本看法是:人生的價值在於「終生樂於學習,樂於與人分享知識;人人不同,教育領導者(教師等)要特別幫忙弱勢者,追求公義及教育的根本尊嚴,要成為學習的教練、諮商者、良友,協助掃除各種學習上的障礙;學習貴在自主自發,要屏除目前許多流行的外因激勵之神話,例如各種形形色色的獎賞、目標管理、口號、以金錢作為誘因;強制一定人數、比例的不及格式評分法;過分強調金錢獎賞、名利考績法等等,這些在在構成人生幸福的破壞力量。獎賞制若以操縱、控制別人為出發點,而不是基於「與人學習、為善」,則應該清除之。
戴明心理學理念,固然有很強烈的價值觀為根基:世界之文明,多由人人合作,彼此雙贏而產生;人是由自己及環境的諸多變異因素所形成的獨特個體,是自主、平等而且無法用人為方式評判等級的;生命的意義在追求「幸福、樂趣、學習與成長」;這種掃除種種似是而非的外在擁有(Havings),以及強化生命的價值、尊嚴(Being),是很有人本教育的基本精神的。
從學習的品質心理學而言,人莫不希望自行掌控自己的快樂幸福,此即為「品質、成功」的渴望;我們天生有好奇心、好學心,想多了解世界;我們也樂於表達自己的個別而獨特的看法;同時,我們樂於與別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所以學習的社會,在於強調終生學習,持續提昇生活品質。學習的內容要有趣,與「顧客」切身相關,社會各關係人要形成可以安心學習的環境及共同體。
四、變異知識
教育系統中,有師、生、行政人員及其它相關人員,有機器設備,教學及支援過程─有產品及服務,這些元素的變異,可能由機率原因(即共同原因)造成,也可能由非機率的狀特殊原因造成。區別這二種原因及管制狀態(可預測)的品管原理,實為教育中很根本的要點。
教師、家長或學生,很容易誤把共同原因(制度因素等),誤以為是由學生等特殊非機率原因造成。我們常常不能消除過量的考試(檢驗),而且因為只看一次成績就定高低成敗,容易造成反應過度的干預(tampering)現象,徒使系統變異更大。這些論點,請參考戴明著名的漏斗測試,這二種錯誤(把共同誤為特殊原因;特殊誤為共同原因),對於人力資源造成很大的浪費。
教育人員應了解人與人之間,班級(或學校)與班級(或學校)之間…的變異,其意義為何?此時我們是否該採取行動?如果這樣,採取什麼行動?換句話說,該把教學視為─有變異之系統,我們得先了解其系統之能力。請注意,必須先求此系統穩定,即在管制狀態下,然後才可談預測,談能力才有意義。如果對系統的要求,超出其能力,會造成許多浪費、損失。這點在哈佛大學商學院近來放棄其多年來實施強制1/5不合格作法,可得明證。
教育系統中有許多重要的情報,涉及人的情意因素,這方面可能根本就無法衡量或量化的,我們千萬不要強求要評鑑、考核、考試,這只會增加情報成本,從而造成傷害。
五、知識之理論
現行教育體系中所傳授的,大多為片面性的情報及技能,談不上知識。因為知識的問題,必須以理論為主導。我們可以說,沒有理論就沒有知識,沒有預測,沒有學習。
根據字源,理論(theory)與劇場(theater)同為"theo-r'os",意思是「觀眾」。所以,人們發明「理論」,其深層涵義是藉由它來協助我們了解世界。因為理論把經驗理出頭緒,是個充滿發現、想像、熱情與痛苦的過程。所以,理論要言之有物,有具體的決策準則、規則,可以運作後,才能談決定、溝通。換句話說,要講究「作業定義
(operational definitions)。
就教育而言,我們得記住「缺乏理論之基礎,就無所謂的"觀察",所以除非以理論來協助我們研究各種經驗及榜樣,否則就沒有辦法把該經驗或榜樣消化。」此所以我們無法惡補或灌輸知識。如果強迫行之,只不過浪費或「揠苗助長」而已。
在教育中,太講究所謂的"實用",很可能使學生成為「落實其先輩錯誤的人」。戴明說得好:「人永遠不知道什麼是實用的。了解了,就能應用…我了解的,早晚都會用得上。問題出在你是否了解透徹…(可借)現在每個人都期待別人務實點。」
戴明終生試著依理論(假設)而行事,並不斷改善其想法及作品。
****
「教育人行道」是我二年半前為「立報」寫的專欄。二年來教改已開始發難了。可是這距教育的多元化、豐富化仍很遙遠。台灣整體教育重量而不重質,而教育品質則是我們的主題。
戴明學說極重視教育與培訓--這是他的十四要點中的二點。《新經濟學》是「為產、官、學」而寫的,戴明本人任教紐約大學近五十年,強調大學老師的教育品質應多重視「研究」。學生很難判斷那些對他/她有用,所以由學生來考核是荒謬的。好老師多寂寞。教學首重學生能了解,學了多少,所以學生作業更是老師考核自己的工具。
戴明的好朋友崔巴士(Tribus)也是個奇人。他過去十來年大約一半時間用心於教育(另一半也許是他的能源公司等)。他在阿拉斯加輔導的Mt.Edgecumbe中學早已斐聲國際,每年有國際年會。近年來他提倡在教育界要兼顧二位大家:戴明與Feuerstein。他這些方面的文章,在Deming Electronic Network中檔案室中有,很不錯,請參閱。
我們也介紹系統教育,尤其是本土化「惜福基金會」的暑假節目。
美國品質學會(ASQ)的Koalaty Kid也可供參考。我也喜歡由MIT媒體學院室作的另類「學習革命」。
至於本土資訊,這次我們推薦下述網站:
人本教育基金會 台灣立報全球資訊網
中原大學教務處:樹與花--教育品質
天下雜誌的學習中心
惜福文教基金會(系統教育)
英文的一些網站供參考:
The Media Laboratory Connected Family
第一家網上兒童英文雜誌:Ma Ma Media
美國品質協會的Koalaty Kid
Mt. Edgecumbe High School
******
糖果爭霸戰─談孩子的自我控制
李祁蓮(天鵝班白舒文的媽媽)
我的老二從兒童發展的角度看來,其實是很正常的。從嬰兒期就有強烈的口慾,到了幼兒期又相當的自我。所以當她懂得享受糖果帶來的快樂與滿足之後,我們的家也充斥著糖果的拉鋸戰。
她愛吃糖,真的很愛吃。放在茶几上的,理所當然地吃,冰箱櫥櫃裡的則偷著吃,還會私藏一些以備不時之需。甚至在公共場所,只要身旁的陌生人在吃糖,她也會一臉無辜加渴望地問:「你在吃什麼?」「你是不是在吃糖?」藉以獲得分享。
偏偏她的祖父對她寵愛有加,只要一見面,就一定帶她去買糖果,甚至專程為送糖果而來。也正因為得來全不費工夫,孩子一點兒也不珍惜,她可以同時把每一包都拆封,甚至每一顆糖都拆開舔一舔,然後棄之不顧。可是對祖父來說,祖孫間透過糖果來彼此滿足,又是他很大的快樂來源。我們為人子媳者也不便阻止。於是在糖果世界裡,孩子更加的為所欲為。
吃糖原本不是件大事,也不是很昂貴的事。可是孩子的行徑已經明顯地暴露出她的自我控制出了問題。這不但決定她的行為品質,也會影響到人際關係,適應學校生活,甚至前途和幸福。痛定思痛之後,我一面忍耐一面觀察,當孩子近兩歲時,我評估了身、心發展的成熟度皆已達到之後,我們展開了自我控制的訓練。
我們先客觀的分析並檢討原因,然後分成內在控制和環境控制雙方面同時進行。
內在控制方面,我們跟孩子約定:1)不可以向別人要糖吃(包括阿公);2)獲得別人饋贈時交由媽媽保管,表現乖乖時才發一顆。
實行之初,每當孩子面對別人的又露出羨慕、渴望的眼神時,我先是以堅定的語氣和表情跟她說:「不可以!」然後抱起她說:「你是不是想吃糖?」孩子點點頭,我說:「如果想吃糖,應該跟誰說?」「媽咪!」,然後她獲得一份媽媽的獎勵─糖果一顆。如果她控制不住向別人要了糖,我通常先跟別人解釋一番,然後要她退還別人糖果,這對一個小小孩的確有困難,不捨加上難堪令她嚎啕大哭,儘管我也覺得尷尬和不忍,我還是抱起哭鬧的她堅定的說不可以,然後想辦法轉移她的注意力。當然哭鬧的結果她得不到獎賞。
獲得親朋好友或鄰居的糖果時,我們放在透明的罐子裡,擺的高高的,每天飯後才發一兩顆,或是有良好行為表現時做為獎品。而且每次拿取糖果時重申主權屬於她,還慎重其事的數一數,從數的過程中,孩子享受到擁有的快樂,也學到了珍惜。有時候光是將糖果把玩一番,數算一遍,即使沒吃也很陶醉。
於是有些對話常常出現在孩子和我之間:「媽咪!我今天乖不乖?」「一點點乖。」「那可以吃幾顆?」「兩顆。」「好棒喲!那我要自己選顏色哦!」「媽咪!糖果愈來愈少了!」「那只好每天少吃一點,每次吃慢一點!」「媽咪!我可不可以一口氣吃光光,然後就不再吃了?」「你自己決定,不過不要後悔!」然後客廳有一個小孩抱著糖罐很陶醉,然後有一個媽媽提醒自己:這次吃光光一定要隔五天,才再滿足她,千萬要記得要堅持,不可以先漏氣。
在環境方面,首先我們從她獲得慾望刺激最大宗的來源─電視著手。電視廣告透過強勢的聲光效果,像洗腦般灌注。簡單的一句話:「某某東西好吃又好玩,小朋友你買了沒?」孩子回應:「還沒。」「小朋友!趕快來買喲!現在買馬上送某東西,行動要快喲!」孩子於是吵嚷著:「我也要!」。廣告一再出現,孩子與物慾一再交戰,親子關係也陷入緊張。
我們於是用錄影帶取代了電視卡通,刺激少了,孩子就不會每天想著某某送貼紙,某某可以吹泡泡,某某好吃又好玩。
管制電視的同時,超市購物也是被限制的。因為在購物的場合,孩子的哭鬧、流連忘返,往往是考驗父母堅持度的難關。於是我們約定要有怎樣的表現才能跟媽媽去超市,或者多久才能買一次,其他的時候只能看不能買。所以往往出門前整裝的同時,我總是叮嚀:「今天只准選一樣。」或是「今天只能…」話還沒說完,兩個小毛頭已經接上說:「今天只准看不准買!」漸漸地純逛街,在諸多商品間評頭論足,成了兩姊妹之間的默契。而從陪孩子逛、選、分析零食糖果,也讓這個老媽跟得上時代的腳跡,多一項跟孩子溝通的管道。
任何一個人要下定決心,有毅力、有恆心地克制自己的慾望,並不是一件易事,特別是誘惑就在眼前的時候,更是難以自拔,更何況少不更事的孩子。父母有責任與義務不但要以身作則,更要協助孩子建立自我克制的能力。我很慶幸有先生的支持配合,孩子的全力合作,讓我們有更融洽的親子關係、家庭生活,現在帶孩子出門買東西不再是種壓力,而是一種滿足。
僅以野人獻曝的心情,將這一段育兒經驗與有相同困擾的父母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