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NOTES 1

白牆污點的故事 (2000/03)
HanChing Chung
先是新屋裝了一新品牌的冷氣機。搬家後已進入秋時分,所以很少有機會用它,不過試用時倒發現有問題,請代理工人來修,他灌了冷媒後就可運作了,我也安心了。隔年初夏再開始試用,又動不了,再請代理來,怎樣也查不出毛病,不過灌了冷媒後,又可動了,可是幾天後又不行了,再請原廠來修,給了2000元,這次一樣幾天後再試又不行了。這過程中(約一個多月),代理工人以翻臉不認人再苦等好一陣子,第四次修理時,終於肯定是原機有問題,原廠來換了一不同機型的,終於行了。
不過,記得以前是冷暖氣機,這次是冷氣。修理工人在雪白的牆上留下很多污手造成的污點,我以為這下子完了,必須重新粉刷才行。
這樣過了五個月,我問妻如何重新粉刷,她說這並不是石灰,而是水泥漆,可能用水即可去污,我也將計就計。再過一陣子(二月?),新年近了,我覺得這該清掃一下,就弄些白粉及濕布巾,終於弄得雖不滿意,但也勉強可接受。
我奇怪的是,這整整是一年多的故事中,有多少個相關人員的「自以為是」呢?真正的解決問題也都是舉手之勞,但是人們有很多「感情用事」的時候人們都各有其心態、行為、習慣

*****
 
Villon謠曲 (2000/03)
HanChing Chung
《經濟學人千禧年專刊》選了法國詩人Villon(維庸或維龍,1432-?)作為浪漫詩人代表。他一輩子接近底層人士,後遭放逐,不知以終。他對「死亡」很敏感,留下「優美而雄壯」的《大遺言詩》《小遺言詩》等謠曲。
下述是他最有名的《絞刑犯謠曲》或稱《維庸的墓誌銘》,英譯者為Stephen Sisson,中譯取材江伙生譯著的《法國例代詩歌》(武漢大學出版社,P.76-77
絞刑犯謠曲
我們身後活著的兄弟,
不要對我們冷酷無情,
若同情我們這些可憐人,
上帝會更早地恩寵你們,
看啊,我們五六人被綁在絞架;
我們精心保養的豐潤的皮肉,
早已被腐食和腐爛,
剩下白骨,成了灰燼與塵土。
我們的罪行無人譏笑,
請祈求上帝將我們寬宥!
既然我們稱你們為兄弟,
就不要對我們輕蔑不顧,
雖然法庭已將我們定罪。
而你們深知世人本無至善至美;
請寬恕,既然我們已經死去,
歸向聖母瑪利亞的聖子,
但聖恩不竭,天長地久,
讓我們免遭地獄的雷火。
我們已死,但願靈魂不受追究,
請祈求上帝將我們寬宥。
我們遭到雨水的澆淋,
太陽把我們曬得焦黑;
鴉雀叼走了我們的眼珠,
又扯下我們的眉毛和鬍鬚。
我們得不到片刻的安寧;
四處飄動,像總在變向的風,
任意不斷地愚弄我們,
像戳滿針尖,群鳥圍啄我們的皮肉。
我們這團伙你們不要加入,
請祈求上帝將我們寬宥!
聖子耶穌,是一切的主宰,
別讓我們淪落到地府陰曹:
我們與它無瓜葛也無欠債。
人們啊,人間的荒唐事不會再有;
請祈求上帝將我們寬宥。
維庸是位浪人,在王朝的制度下「流亡半生」。上組謠曲不禁令人想起他二千多年前(西元前800年左右)的荷馬史詩《伊利亞得》中大英雄海克特(Hector)與阿奇力士(Achilles)決戰時的「人鬼同哭,天地神號」的張力(暴力)敘說,(這節是在《伊利亞得》卷二十二,讀者可從時報出版的《荷馬》,JGrittin著,羅青譯選的「原典精選」中讀到)。這兩段詩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人類情感的「光譜」和強度,面向,都是極可觀而感人的。

*****
迷與覺 (2000/03)
HanChing Chung
閡於事理曰「迷」;為外物所誘曰「惑」,積惑不返曰「迷」,胸無所主。
最近「迷宮」又有點流行的樣子。「迷宮」就像是隱喻人生錯綜複雜曲折、難以抉擇、神秘之旅。我們的文化中,似乎沒有這玩藝—我的台大的一位人類學老師,他也這麼說,這令我更百思不得其解。因為如果迷宮真是人生譬喻,我們不玩它的話,究竟玩什麼?
我查《辭海》,卻找到隋煬帝築過「迷樓」—根據《迷樓記》條文為:「煬帝苦宮殿顯敞,而無曲房小室,項昇進圖樓宮室,幽房曲室,玉欄朱植,互相連屬,千門萬戶,上下金碧,人誤入者,雖終日不能出。」帝大喜:「使真仙遊此,亦當自迷,可目之迷樓。」選後宮女數千居其中,唐帝入京焚之,火經月不滅。不過中國文人不迷"迷宮"之隱喻,所以錢鍾書《管錐集》提〈迷樓記〉而不語其它神秘事。
講談社編的英文本Japan百科全書談到城(堡)時,也以其喻迷宮也!
阿根廷了不起的作家(所謂「迷宮的創造者」)Jorge Luis Borges,作了不少迷宮主題的小說/散文/詩,我七0年代買本英譯企鵝版《迷宮(Labyrinths)》,二十年後才仔細地看它,最後一首詩是1964年自作墓誌銘(Elegy),談他的精神神遊國度、地方、友人,結果是「Oh, Borges的命運,也許不會比你更奇異。」他把曾在倫敦漫步(遊)於紅(磚屋?)和寧靜的「迷宮」經驗寫上:to have wandered through the red and tranquil labyrinths of London…。他有詩題為〈迷宮〉,以沿「單調城垣間可憎的道路而行,它就是我的命運」另一位與他(我們)相互尋找著的是「死」。「但願今日是這場期待的最後一日。」
當代文化被OBHadison , Jr﹒等人喻成一座迷宮,有著一條條若明若暗,似有似無的曲徑去處。現代人居住其中,猶如《失樂園》中那些死去的天使般。「也許我們將永遠不解,因我的身處於自畫的迷宮之中而無法自拔。」
學問(科學)也曾被亞歷山大教宗喻為迷宮:他讀了牛頓的《原理》後說:「一巨大迷宮但又非雜亂無章。」
迷宮是可以作為了不起的數學問題來談的。《科學的美國人》在198012月號就有篇文章介紹。Willom Ponndstone寫了一本《理性的迷宮(Labyrinths of Reason)》Doubleday1988),介紹過各種悖論,迷題(puzzles)宜探討知識的脆弱。


***
讀教育史中的斐斯泰老齊 (2000/03)
        HanChing Chung
斐氏的教育革命性學說,現在成為常識了。但我們真的懂得他們所說的「觀察」嗎?他又懂得他主張的以心理學為主(自內心依自然而一致地發展人類的能力與才性)嗎?
像我們這種外行,若能讀些「教育史」的話,或許更能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從而可知教育的根本作用。我是從放故紙堆中找出吳康先生在民國十一年(1922)譯的『近代教育史』(1965年台再版)。談這本書,一方面可以了解民初學界的思想依據,也補上了教育史一課。雖然要批評斐氏學說的話,可以寫成一本書,但似無甚意義,所以不如「抄下」他的一些信仰。
一.  觀察為施教之基礎。
二.  語言文字必須與觀察相連。
三.  學習之時,非判斷與批評之時。
四.  學科教授由簡按部就班,各種步驟皆依心理學原則。
五.  教授程序每一進都有小憩,俾兒童融會貫通,運動自如。
六.  教授必隨兒童發展途徑。
七.  對於教習,學生個性必為「神聖不可侵犯」。
八.  初等教育以發揮、增長兒童天賦能力為主。
九.  智必佐以能力。
十.  師生之間以愛情為主要關係。
十一.            教授必隸屬於較高之教育鵠的。



*****

說破說圓(2000/02)
人讀「字」,常會有所得,同時可能也有所敝。我最喜歡 L﹒Thomas的解說文字的書ET CETERA。
才華如錢鍾書先生,能把wholeness譯成「圓融滲透」;卻對「破鏡重圓」感到不解:錢先生可是實證過,古鏡堪換而難破,所以他要請教專家指引。後來「專家」說,古代的日用鏡子薄而大,養護有專門學問。常要磨拭而「復明」,一有瑕疵,就算破了,要修復,叫「重圓」。(參考[德]莫芝宜佳《管錐篇》與《杜甫新解》(河北教育,頁118註)
我們不妨把圓vs.破(不圓)更抽象地解釋。所以圖畫家稱:「(在圖畫中)把字與畫一分開,就破了。」同樣的,有「坎」有「缺點」,「瑕疵」等,不妨叫「破」。
英人de Bono是研究思考的名人,創所謂「水平思考法」,其中有一技法,他稱為PO,指當下跳到另一更高的層次(所謂「邏輯型式」)而頓悟,我戲稱其為「破!」有「破」才能「圓」。
錢先生當「副院長」時,引夏先生對「副(deputy)」字音譯為「打補丁」院長,強為裝點門面而已(引自張隆溪《懷念錢鍾書先生》。)
鍾漢清按:我也有這種「打補丁經驗」:2000年日本早稻田大學「1999年修士(碩士)論文深造的(復查教授(Deputy Examiner:professor Han-ching Chung))。意思是說,學校沒錢請你來主持面試,懇請打完成績,作出書面問題後,儘速寄來。這叫有「榮」無「利」的「打補丁」。


****
印順導師思想的門外隨筆(2000/02)
印順導師的「等身」作品,台灣佛教各宗派都勤加研讀的。
2000年元月22日,風和日麗的周六,去台大參與(聽)大會的主題演說,取了兩本結緣的書:《妙雲選集》及《成佛之道偈頌》。回到「戴明學院」展讀,並等待英國L大學MBA學生送參考資料來
門外漢,讀了一些東西,了解「根本意趣」可譯為戴明的「the aim」。戴明或可為「深智菩薩」(佛)。《成佛之道》中用了好幾次「隨機」,例如:「隨機成差別」、「隨機五三異」、「道同隨機異」。「在應機設化方面,隨機變化而不限於字」(《選集》頁216)等等
此「隨機」非作為統計學家的戴明所講的「隨機(random process)」。(隨機法過程是統計學的根本,請讀者參考《轉危為安》)然而,我不妨「隨聞」「隨順」習之,拜受教哉。
《成佛》是大決心,猶如戴明的十四項經營管理義務,要先有「根本興趣」,並採用「新哲學」
佛教講「隨緣」。如作主題演講的聖嚴法師的《七十自題》:「七十年病弱奔波,懶得計得失功過;三寶作指路明燈,隨緣建人間淨土」。
****
王晃三格言(2000/02)
 
先求其對,再求其快;
先求其有,再求其好。
漢清共勉之。
王晃三89.1.28

王大哥在開封大學開示學生
 
人生不在擁有,在給予
施比受更有福

你們尋找就尋見,
祈求我得者,
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不可以效法這個世界,
只要心志更新而易變心,
察念何為神的善良可愉快的旨意。

你們要喜樂,要聲聲喜樂。

忘記背後,努力前面的,只要向著標竿直距。

其他:

求新求變,永不言休;
精益求精,永無止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