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浪費時間(1999/06)
David & Sarah Kerridge
下文是Kerridge教授父女解釋戴明博士講習會中的智識理論及學習的文章,很值得吾人參考。有系統的學習 智識理論關心的是學習得更快、更有效率。我們可以用「不要浪費時間」一言以蔽之。要用科學的方法來應用此理論。當然,人在了解科學之前就學了許多事。這主要是依常識、無意中的發現或只是試試看。這樣偶爾也會有效,不過是既緩慢而又不確定。正如西方古時相信發狂是由月亮造成的,所以稱之為lunatic。因為這種學習方法無系統,所以既慢而又不確定。 PDSA循環為一學習系統。它要選定一理論,用該理論來預測變革的效應,再觀察我們的措施成功與否。我們再應用此情報來改善系統,進而精緻化或變更理論。如果我們了解其背後的觀念,PDSA循環的每一階段都會更有效。這是指要處理哲學,而大部份人認為這不切實際,其實,我們所需的哲學分支並不難,只是簡單地研究我們如何〝致知〞。因此,如果正確地了解它並善用之,它倒是挺實用的。 經理人遠比純科學家更需要智識理論,這聽來可能令人驚奇。因為純科學家在其實驗室使用高科技、在理想狀況下觀察,凡無法觀察的就忽略,不能證明的就不相信。經理人所面對的問題更為複雜多端,因為多屬系統問題,而所處的觀察狀況極為不利,又有一般工作的壓力。尤有進者,他不能忽視無法衡量的或不能證實的東西。換句話說,經理人要負責而純科學家一般而言不必這樣負責。 理論 這並不表示我們大家得成為哲學家:你不必精通任何一門淵博智識¼ 你需要的只是掌握某些重要觀念。這些很簡單,但是微言中有大義,正如戴明哲學中所有內容。第一件事是了解我們在講什麼。理論的範圍很廣,可以從只是模糊的臆測到清楚的預測。而不管它是模糊的或清楚的,它總是指向尚未知之事物,雖然大家對已知的必須要能同意。 智識理論中的理論之意義,一如前述。它預測如果我們依照其規則,所獲得的智識會比不依它更快、更確定。智識理論並不處理絕對真理,因為這是在已知的科學手段中無法知道的。因此,並沒有所謂的「事實(a fact)」,有的只是我們能同意、能預測的事物。智識理論所處理的是有效率地學習,以及改進我們預測的能力,使我們能以可能的最少浪費時間及努力來達成我們的目的。 解釋 解釋指涉過去:「因為¼ 它才發生¼ 」它或建議一理論,但其本身並不指引向行動,也不能加以測試。有時候我們可以有幾種解釋,不過所作的預測都相同。在此等情況下,爭論那一種解釋最佳,只是浪費時間。倒不如努力審視在預測上有所不同的情況。 解釋能使我們對看到的感到心安:它能提供原本不相連事件的一〝理由〞或〝型樣〞。這很管用,因為如果我們能看出新型樣,就更容易學習新事物,特別是能與我們已知的建立關係時,更是如此。也許我們喜歡解釋,正是因為不這樣的話,事情就極複雜難懂。不過,感覺舒服並不代表智識,有時甚至會妨礙智識之進展。 邏輯的價值及其限制 邏輯及數學本身並不能預測未來。它們能協助我們看清某理論或某解釋本身是否一致,或是與其他知識一致。它們能澄清問題,但不能增進知識。邏輯分析也可協助我們發掘我們在解釋時隱約所作的假設,但是這些假設並不能使解釋言之成理。任何解釋要能言之成理,唯有在其建議的理論成立時才算數。邏輯與數學對顯示理論之後果也很管用:它可使理論的預測形成時盡可能精密。 定義與意義 智識要是不能傳遞,就算浪費。智識通常以文字或通用的圖畫及符號來表達。爭論某一字、詞的意義是浪費之舉:我們應該同意之並遵守之。 如果字詞的精密事關緊要,我們就要用作業(行動)來定義其意義,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測試我們是否同意其意義。我們的定義之準確性,要依能合乎目的所用而定。過猶不及,太計較,反而會使觀念僵化。 預測是智識之測試 爭論不能影響未來行動,或是不能用觀察來檢測的理論,都只是浪費時間。某理論只有在其預測原則上可用待做之觀測證偽時才算可檢驗。解釋可令人舒適,而預測卻惱人,因為我們可能證明是錯的。而我們只有願承擔被證偽時才能進步。然而,有很多時候,某理論可正確地預測,此時我們可說它為〝真〞。而它只在作行動的健全基礎時才算有用。 沒有預測就沒有智識,然而智識的目的是行動。所以有用的預測是能使我們斷言某行動比其他會更成功。這言下之意是我們有一價值系統來判斷成功。價值是屬個人的,爭議無用。我們能做的,充其量是避免在應用它們時不一致。目的也是一價值判斷。這點既適用於我們的學習系統,也適用於任何其他系統。 穩定性 除非我們知道我們賴以預測的關係為穩定的,否則預測即無意義。純科學家集中心力於化學、物理、生物上所謂的原本穩定的過程,而稱之為〝基本的〞。應用科學家必須使能影響某一特定預測的情況達到穩定化。而要達成全系統的穩定,也許不必要或不可能。事實上,任何系統都不可能完全穩定。我們所作的預測堪用時就算是夠穩定。 用不穩定的量測系統來測試某理論是浪費時間。改進量測系統直到其誤差遠比待測系統之誤差小,是關鍵性的。 選擇一理論 預測及可運作的意義之規則,只是科學過程的一面。它們告訴我們如何測試,從而如何改善理論。智識理論的另一面是處理慧見:知道該問那一問題,因而那些理論該先測試。下面是一些指引: 先測最簡單的理論。原因並非它比較容易是〝真〞的,而是簡單的理論比較容易使用,也更容易溝通,或被證偽,從而可改善之。 每一理論的應用範圍都有限。你只有知道某理論在何時不靈時才算了解它。要研究極端案例來找出其界限並增進智識。 作為測試的起跑點,具廣域的理論遠比局部化、特定的理論更好:即使有時該局部理論的預測較為準確。因為能把以前看似不相關的東西串在一起,像牛頓理論把落下的蘋果與行星運動連接,能產生可測試之新機會,從而可引進更快速的學習。 這樣,可選擇的待測觀念仍很廣。我們學會問些正確的問題,就可避免浪費時間。提問遠比解答更重要。 學會觀察 沒有理論,就談不上觀察:我們不知道要看什麼。作業定義的設計要足以達成其所陳述的目的,而該目的隱然要依靠理論。不過更一般而言,我們必須學會如何觀察,了解那些可置之不理,那些該特別用心。這是為什麼新情況都那麼令人迷糊。 下述故事可顯示學會觀察的觀念。 Charles Babbage是第一位寫計算方面論文的人,首創皇家統計學會,某次拜訪天文學家Herschel。Herschel問他是否看過Fraumhofer線(太陽光譜中的黑線)。Babbage說尚未看過,不過倒想看看。 Herschel說:「我為你準備好裝置,調到能看到它們處,不過你會找它們去看不到之後,你停在原處,我們指導你如何看出它們,你不只會看出它們,更會認為要看光譜而看不出它們是不可能的。」 Babbage後來記錄:「Herschel先生的預測一點都不假。」 對心眼而言,學會觀察甚至比看見更為重要。戴明哲學訓練我們〝看〞出前所未見的實在事情。 克服心理限制一種不必浪費時間來找出正確的問題是了解我們對世界的觀點有所曲解。淵博智識體系的四學問可說明這。
慧見在應用科學上比在純科學上更為重要,原因有二端。在純科學中,錯誤之理論遲早一定會被矯正,因為其他科學家有可能一定會證偽之。而經理人沒有這種把關。甚至他的觀念行不通時,也並不表示其觀念是錯誤的:常常是外在環境致使它不靈。另一種方式是,把該觀念作業化的方式作某種轉變,它可能行得通。新觀念比起舊而試過的觀念來,總是較不利,所以我們對開始期的失望要有所準備。 慧見在商業上比純科學更為重要的另一理由是成本。商業上的錯誤及調查、研究的成本總高得多。最後一項,等待正確解答出現的成本也高得多,應用科學所處理的既是立即的,也是長期的需求。 慧見只能使我們知道那一理論該先測試,以及如何測好它。它使PDSA循環作得更好,但永遠無法取代它。 發展出平衡的觀點 我們必須學會平衡還原論與整體論思考法。純科學都屬還原論:把知識切成容易研究的個別部份,使人得以專攻。不過,我們努力增進以整體系統思考的能力時,也不要忘了還原論用得恰當也有其價值。譬如說,在PDSA循環,我們儘可能以小規模方式測試某觀念,這種想法接近還原論。然後我們對整體系統(視其為分別者)採取〝矯正、行動(Act)〞。另一例是在統計品管(SPC),我們儘可能在上游,而不是結果研究流程。這也是一種還原論想法,因為我們假設某部份的改善可改善整個流程。然而我們在檢討好處、優點時,是儘可能看整個系統之好處。 也許我們該把系統思考看成不是還原思考的對立,而是關心還原論與整體論的正確平衡與交作。 克服教育系統的缺陷 許多錯誤的觀念都是起源於受過良好的科學訓練而應用到不對的地方。在實驗科學上,理論是待測試而不是應用,所以凡不能用來測試理論的都被排除在外。這表示所謂的〝科學的經理人〞通常會對尚未被衡量或不能被衡量之事物存有疑慮,而集中在關心〝客觀〞的最後結果,即所謂的〝財務底線〞。 不幸的是,「底線」數字不管多具體,通常來自極為複雜而又不穩定的系統。這樣,它躲過某一陷阱,卻又掉入另一陷阱。規則是: 儘可能測試理論:即系統合理地穩定而結果又可量測時。 使用測試過的理論到其他所有個案。 另一教育之不良影響是訓練我們把真實世界看成是〝連續體〞,即小變化有小效應,而且凡事都有可確認之肇因,只要我們看得夠仔細的話。現在流行的「混沌理論」及「災變理論」,可使我們從這種無意識的心智陷阱中釋放出來,所以有其價值。有處理實際世界事務經驗的人都很清楚,「災變」的確會發生,而「混沌」狀態是平常的,現在純數學使這些「無常」都成為「合法」的。 其他的學習方式 PDSA循環並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我們也可從監視系統中學習。這表示以有紀律的方式觀察並記錄,通常採用管制圖方式。此時,我們心目中並無特定的理論,也不在作實驗。我們在等待不可避免的意外事件(特殊因)來強迫我們看系統的新事物。 另一種學習方式是給系統加應力。我們把事物推到極限,並不表示受應力的系統的表現會更好,而是我們不知道它會由那種方式失效。一旦我們發現這,就會增進智識。純科學家到達於此,會在愈來愈極端的情況下檢測其理論:因此,粒子物理學的設備日益昂貴、龐大。 把系統加壓的觀念較少在經營管理上應用,不過日本人肯定在使用它。他們有時會故意加快生產線速度,直到出錯才停下來。然後他們分析錯誤,並看看他們如何能預防。機械系統的測試常在遠比實務上更為嚴峻的狀況下作。這種在極端條件下測到產品破壞為止的方式,稱為〝加速生命測試法〞。通常要預估某元件在正常情況下的壽命,只能用這方法,而它也是增進可靠性的好方法。 為何要合理是困難的?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一開始要了解許多戴明哲學之觀念極為困難,即使它們是如此合理。慧見(洞識力)的發展很緩慢。然而,也許困難在於觀念是合理的,但我們都是〝不合理的人〞。這種說法固然令人不悅,但是它與許多既有的實驗心理學的發現是符合的。 最近有本書綜述這些發現:〝Irrationality(非理性)〞─作者為Stuart Sutherland,Constable出版社(1992年11月)。該書作者為英國Sussex大學之心理學教授。 |
“Experience by itself teaches nothing; it must be coupled with theory, with profound knowledge.” — W. Edwards Deming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不要浪費時間 David & Sarah Kerridg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鍾博士好, 文明支持網頁繼續運作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