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大教堂更新──從《從經濟學 第十六版》到《管理行為第四版》/《管理行為》譯後記/


大教堂更新──從《從經濟學 第十六版》到《管理行為第四版》(1999/09)
本公司暑假實習學生買了一本P. A. Samuelson及W. D. Nordhaus合著的《經濟學(Economics, 16/E,1998)》中譯本,我借來翻翻(其實該再詳讀),感慨(想)頗多。我在七0年代初讀的是該書的第七或第八版翻印本,現在這本書是合作出版本。

去年,該美國出版社同時發售初版珍藏本(五十年紀念)。作者特別為它寫篇引言,我記得他引了英國文豪喬叟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大意是當年(1948年)的初版,既是一石一石地砌,也是努力地幹,而且又是自知在建造大教堂,意思就是見樹見林,質量並濟,既唯物(寫作/立言),又唯心(意義不凡,現在彷彿各學院的人都要讀經濟學才行,當然,聽說有人以為Samuelson這本太深了,而採用其他讀本,而且去年出了一本預付版稅給五百萬美金的經濟學教科書
作者自詡讀這本書的各版本,就可了解經濟學主流思想的演進,因為本書三、四年就出一新版,似可網羅許多新潮想法(可不是,世間多了三十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甚至多了他們合資開的金融公司(去年「幾乎」倒閉),何況論文無限,經濟學家寫的文章也編入國中課本了)不過,才子如Samuelson,也一定深以跟上潮流為苦,所以要求出版商再找合作者修整大教堂。這也未嘗不是好主意,因為我在比利時最古老的教堂內看他們展示抽象畫──感受極無力、單薄,不過也可反映當代。
1998年出的書,一定要加上光碟及「經濟學網際網路」,告訴讀者去哪裡找資料(「許多鑽石埋藏在其中」)。
Samuelson在本書前言說了這段話,令人心有戚戚焉:「經濟學的入門課程無法讓你精通根據各地學生的經驗,最棒的就是導論課程。你進入這種創意領域後,世界就不一樣了幾年後當年不太了解的,現在能夠豁然開朗」(我現在仍有許多「大惑終生不解」的東西呢!)
當年沒福氣讀H. A. Simon真正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管理行為(Administrative Behavior)》。(當時即使看了也不見得懂,我買了盜印版,那時已是上班族,很難靜下心來與需要逐句逐讀的經典對話。Samuelson的得獎作品是《經濟學分析的基礎》)。我到近50歲才譯完《管理行為》,因為譯,所以精讀許多遍,每次都有新的收穫。我花的那麼大的功夫把這本經典作品引進,就是希望我們在社會科學上能打好基礎,學生中可以產出世界一流的思想家。
《管理行為》的更新版是每十五年左右才一版(1945年(試版),1947(初版),1957,1976,1997),而且是採取保持初版原文,再加上作者五十年的研究及思考、歷練結晶,稱得上是這半世紀來一本了不起的經典之作。我把原書封底的介紹附下供大家參考。
在這本劃時代作品的第四版(1997)中,西蒙(H. A. Simon)將其前驅性的人類抉擇和管理決策理論應用到具體的組織問題上。西蒙教授保留他初版各章的經典論述,並在各章章末加入對於五十年來組織行為各新層面的評論和發揮。西蒙教授探討了變化中社會價值觀和科技對組織管理的影響力,而使得這本世界經典更新版充滿智慧新意。
公共行政評論(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將本書評為"半世紀以來最佳作品(Book of the Half Century)"。《管理行為(Administrative Behavior)》被視為一本對社會科學思想最有影響力的的書,諾貝爾獎提評委員會譽為"劃時代的作品"。
本書專為想要了解組織與經營管理的核心─決策制定過程─的經營管理者及其他專業者而作。本書為企業管理、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電子計算機科學、公共行政和法律諸科學生所必讀的作品。
赫伯特 A. 西蒙(Herbert A. Simon,中文名字司馬賀)現為卡內基美隆大學心理學和電腦科學的講座教授。西蒙教授獲得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現在致力於人工智能領域。
 
《Simon管理行為》是一套淵博知識系統,關心的是所有類型組織的了解。他是從認識決策的理性限度,先區分決策的事實及價值因素,再分別考量這兩方面的有形、無形因素及相互作用,來找出全系統的最有效率(最佳)決策。這本書五十年來擴充到涵蓋政府(這是本廣義的政治科學的書)、教育界(尤其是工商管理學院的設計)、工商業等所有重要議題。
  作者在1982年回答吳清基問題時這樣說︰
  「諾貝爾獎的頒給,主要是因為我對管理和行政決策理論的研究,及該理論有注於對商業組織的了解。因此,真正地說,應是管理決策理論的研究使我獲獎。」
  這本書第四版成書於1997年(作者〝平均〞十五年增訂一次),工商業的管理蓬勃發展,作者因此為新版增添了許多這方面的論述,例如在第九章〝效率準則〞(可以說是管理理論的唯一準則,作者本書主旨之一是破所有以前的各種準則,而立有限理性決策效率準則)的〝評論與發揮〞中就加入〝工商公司成功的衡量〞。他對品管圈(參與管理)、組織學習、電腦科技應用、研究開發、品質及組織文化、溝通等議題,都有極精采的新論。
  這本書的第四版,是奇才司馬賀先生近五十年的心血結晶。原作獻給他的夫人。這本中譯本是獻給讀者的。我個人花了大氣力出版這本傑作及司馬賀先生的主要作品,目的是想紀念年輕時的一些雄才大略,希望我們的文化中能產生這種綜合文、理、人文的學者、科學家。這夢想是行得通的。希望有人能潛下心來探討人與組織科學,司馬賀所談的人為事務的設計科學等,希望半世紀後,我們經過如此優秀作品的啟迪,透過實驗與研究,我們了解人間事物皆學問,我們能深入了解西方文明中對理性、組織、管理、設計、決策、認知、人工智能、系統等等的論述,並能與世界一流心靈溝通,共創文明。
翻譯︰鍾漢清先生負責本書的統合譯校,所以本書文責由他負,雖然他根據本書第三版(由楊礫,韓春立及徐立於1988譯出)作了大規模的校改。並要感謝鍾漢忠先生,及林益正、卓弘哲先生在電腦文字處理上的幫忙。

*****

傑作的完成──《管理行為》譯後記(1999/09)
  有些傳世作品據說是「胸有成竹、一揮而就」的。不過,我總以為這種情形多偏向「小品」。有些傑作,就像西洋的大教堂,必須點滴匯成一聖樂系統(建築是凝固了的音樂)。
  我以為H. A. Simon的主要作品,諸如《管理行為》、《關於人為事務的科學》、《我生活的種種模式》等等,就是如此。或許說,科學上的發現,可以說是一種洞識力,然而要充實、深入、則起碼要一輩子的功力。這本《Simon管理行為》就是廿世紀一位了不起的天才,Herbert A. Simon窮其一生作品博覽會中(他的網頁中有九百多件作品,質量俱佳)的一主軸、主導交響曲。
  學術、科學作品要能極淵博,只能有極聰明的心靈再加入鍥而不捨地將許多論文(發現)綜合而成。我說「極淵博」是指本書的正文質量,已足令諾貝爾獎譽為「劃時代的作品」,然而作者在成書50年後,於原來各章章末再加上近乎等量的「評論與發揮」(粗略的統計,依英文版,正文為188頁,評論與發揮及附錄為172頁)。所以我們可以說,這是一本司馬賀觀點下的世紀社會科學百科大全。
  這本書極精簡、博約。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作者創立的工商管理學院出了幾派最重要的經濟學宗家,幾位諾貝爾獎(經濟學)。他同事在回憶當年在學校中受到本書作者司馬賀的「不吝批評」時,都覺得受益良多(因為正中基礎要害)。但是本書中對理性預期及新制度經濟學等的批評,只有數句話,往往一句話就點出該學派的最根本要點與弱點。
  不過,讀者也不要以為,因為這本書極嚴肅而有不可承受之負荷。就你想要貫通作者的淵博知是系統而言,的確要下點功夫。不過,文中也有不少極有意思,令人深思的妙故事的。作者以為組織管理中有些部分是事實方面的,要用理論、邏輯,而有些是價值部分,要與前者分別處理,用評價方式完成;分析力與直覺力是一體的,也都是人的「理性」的發揮,不管是就個人層次或就組織層次而言都是如此。從管理的現實面中,有極多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等待人們將它們轉為知識與理性來應用。
  作者是少數傑出學者中能欣賞中國人的種種優、缺點的,我在八月接到作者的中文版序言,有點驚訝作者的謙虛。我們祖宗是談組織理性的,但這門學問,西洋人百年來更是精進到各種科學(管理、組織、決策、人工智能……)百花齊放水準,令人感佩。而這本書就是這些管理科學的一里程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