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David Bohem、戴明與名可名/ 品質大師們眼中的品管“危”與“機”


波姆、戴明與名可名(1998/11)



問:你的網站上指的“品質(quality可比一般人想的廣得多,你談過「個人品質」、「探究品質」、也談過戴明博士引俳句比喻供需(顧客)雙方或多方(起碼是三角)關係,甚至談司馬遼太郎給知本溫泉大飯店老闆的「品質諍言」你的品質很「老子」吧?我指的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答:沒錯。如果戴明說的不錯,Life is variations。 那麼世界就無「真值」或「相同(同一)」,甚至你自己沒有“絕對的”「認同感(identification)」不過,其實,“認同感”(你)或世間萬物事能不淪為混亂(chaos,渾沌,在戴明而言,它就是指該“東西”“失去控制”,因此不成“系統”),因為我們只能在穩定狀態下運作。不過,他又說,要轉化(轉型,transformation),所以必須打破該穩定狀態,向另一穩定水平改善(變異減少等等)。這“用詞”問題又大了,從生物或生態角度看,“變異”是多樣化(diversity)所不可或缺的。所以一味強調降低變異,那豈不像以前假優生之名而行篩選人種的納粹等“惡行”波恩。


問:老子的話“玄之又玄”其實也許指三思後的智慧。J. Krishanamurti David Bohem在“The Ending of Time”(很有意思的是,中譯本譯為《超越時空》,多了一個“空”。)中的主題就是想革除「心理上的時間感,因為它是我們的敵人,它就是所有人類不幸的肇因。」你講的「轉化」也者,是不是該書中要去了的“變成”(因此,“應有的面目”與“本來的面目”存在矛盾、衝突

答:J. K.是位神秘學家,他是胡茵夢等人找到智慧解脫之道的導師,他的作品中文譯本不少,我無緣與他“相會”。不過David Bohem我們在《愛與恐懼》中介紹是他,美國被聖吉等人把它的《論對話(Dialogue)》當成研究主題,他的書中也常常談到他與戴明都是“能量”(生命力)極高的人他比較能了解。


胡茵夢(余光中)的《超越時空》中,提出對他影極大(走向科學研究道路)的一首法蘭西斯.布爾迪榮的一首小詩,請名詩人余光中譯出,值得介紹:
黑夜有一千隻眼睛,
白晝啊只有一隻;
但亮麗世界的光輝
隨日落而消逝。
頭腦有一千隻眼睛,
心靈啊只有一隻;
但整個生命的光輝
隨情盡而消逝。
他的一段有關集體領導(對話,“意義之交換”或譯為深度匯談,一般人“雖不能至,仍嚮往焉”。有關D. Bohem的訪談,如果你看“Explore(探索)”頻道的歐洲討論會序列,他出席過第二次或第三次,記得是強調「人我」界限的“障礙”之去除是極重要的。Bohem其實從其心理分析醫生處學到“對話”為原始人類集體出獵而有“紛爭”等事情時,“化解”之方法。而人類社會複雜化後,就喪失“此道”;思想時不要即想即反應(自以為是),而不妨“放緩”(slowing down)思想過程,並把它公諸於外、交流。

「有時候,同夥的會聚在一起,只是談話閒聊,雖然沒有任何目的,他們不作任何決定,他們當中也沒有領導,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其中可能有比較有智慧的人聽得更多──年紀較長者──但任何人都可以說話。這種聚談一旦持續下去,直到最後沒有任何理由地停止了,大夥兒也就解散各自離去。但在那之後,每個人似乎都知道要做什麼,因為他們彼此間有了相互了解。然後,他們可能會以更小一點的群隊方式結合在一起,共同做某件事或作決定。」

我希望大家稍為了解Bohem的集團思考的想法。他賦予“對話”新意義、據說文字難解,所以讀Synchronicity書中的介紹暫時就夠了。像不像武林小說中的“法會”? 等大家對“思想”與“語言”更自覺時再進入。其時,用更廣的角度看,文明就是對話,不只是《論語》、《理想國》等等。作品中有作者與“主角”的對話。我們看了楊聯陞先生與胡適的《論學談詩廿年》,也是與“古人”對話了?懷德海、Holmes等人都不斷向柏拉圖對話,目前,我是向戴明共同體的人對話。



參考資料
1.J. Krishnamerti and David Bohem:“The End of Time(1985)”《超越時空》(方智出版社,1994,胡茵夢譯。 “談話”的兩主角,最後分道揚鏢了,這本書看不懂。

2.J. Jaworski : “Synchronicity : The Inner Path of Leadership”(1996)《領導聖經:關於領導力其深層意涵之探索旅程》圓智文化,1998,草非譯。特別是第十五、十六章

3.F. D. Peat “Infinite Potential-The Life and Times of David Bohem”(1997),Addisom-Wesley 本書對Bohem一生有非常全面而持平的介紹,特別參考第15章:“Dialogue and Disorder”.
*****


品質大師們眼中的品管“危”與“機”(1998/10)
作者:鍾漢清

危乎?機乎?

最近品質大師的優秀作品紛紛上市,真是熱鬧。

本文根據上市的作品:戴明博士的經典作品《轉危為安》及《新經濟觀》;朱蘭博士的《管理三部曲》;克羅斯比的《熱愛品質》等,來談重要主題:品質專業者的“危”與“機”。

「危機」(crisis)可以分很多層面來談,如戴明在《轉危為安》等所指的「領導者無知無能」、因為未具「成淵之學(或譯「淵博知識」體系,「深遠知識」等),所導致的種種「不經濟」作為、實務。即真正的危機,根本上講是理論(知識)的不足、不對及其導致的實踐上的危機。現在大家的觀念(心智模式)中,喪失了對品質原有宗旨或目的的信念,從而導致了隨波逐流、盲目信徒、以及庸俗的市儈作風的日漸盛行。

另一方面,朱蘭博士對目前作風頗多微詞,不過,他對人類下一世紀為品質世紀的信心滿滿。這也許是契機所在。

克羅斯比先生的書中,攻擊各大家(“道不相同”)、摩托羅拉的6標準差(因為非採其“零缺點”標準)、ISO(無法作出真正品質)、以及他的「品質學院」從未聘請出身品管的人,因為這行的人“中毒”頗深。

大師們對許多流行的看法都有微詞:ISO,各種品管獎(朱蘭較少提及),各種品管風潮(如TQM,朱蘭除外,他採用TQM一詞,戴明則以為每人對TQM的定義都不一樣,所以不宜採用)、SPC、標竿績效學習法、傳統的統計及抽樣教學等。

從洞識力的角度看,筆者相信這些重話令人深省。何況諸如戴明博士的批判,既基本而又有理論根據,很耐人尋味,值得探討。筆者無意重述其中諸多論點,不過,我相信身為品管專業人都該有反省、學習、從善如流的努力才好。

這的確是個充滿希望和危機的時代,我祝福中華的品管志士們能如戴明博士所言的“轉危為安”,為商業的發達、社會的繁榮、人類的和平盡力。做個朱蘭博士眼中兼具「自由與管制」自主的專業人員。

走出狹義的品管技術、制度等限制,創造另一優質的「品質運動」。對戴明博士而言,這是「轉型(轉化)」;對朱蘭博士而言,這是策略性品管及品質三部曲的完成;對克羅斯比,這是「品質過程成熟座標」等的實踐,也是使品質「確定」。


這些作品多像交響曲、史詩、小品文等,值得大家投入「演奏」、「吟誦」、「欣賞、體會」。我以為身為品管專業,要養成自己求知、學習的習慣,並進而從事組織教育、啟蒙、協助持續改善的工作。我知道有些朋友在各組織中「傳道」或做些深遠的集體改革,值得鼓舞,這就是契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