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幼兒教育而走(1998/11)
幼教聯合會
幼兒教育和托育問題長年受到忽視,不公平的資源分配,以及不合理的幼托政策,使得台灣雖然已邁入現代化國家之林,我們的幼兒教育與福利卻大幅落後。許多婦女仍然受困於幼兒教托問題,而無法享有現代婦女的地位。多年來,經由民間團體長期的努力,我們認為該是結合全民力量團結一致,喚醒國家重視幼教問題的時候了。我們社會對幼兒的教育和保育已經有相當高的需求。以目前五歲幼兒就讀幼兒園(含幼稚園與托兒所)的比率已達96%(含所有就讀立案與未立案的幼兒),四歲幼兒就園率高達91%,以及三歲幼兒也在60%左右來看,國家對於幼兒教育必須承擔的責任已不能再迴避了。
國家是應該承擔更多照顧幼兒教育的責任,但是我們看到國家在處理幼教問題時,仍然沿襲其一貫「封閉」與「限制發展」的心態在規劃,完全漠視近年來民間對教育現代化的強烈需求。這次「為幼兒教育而走」的遊行,提出「在公平開放中發展幼兒教育」,正是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以「開放」、「鼓勵發展」的新世界觀,希望能真正觸動國家在幼兒教育的「資源」與「權力」的核心問題,要求作結構性的改造,來重建台灣的幼教環境。
「為幼兒教育而走」運動,主要提出以下幾個訴求:
訴求一:實施幼兒教育券
民間要求全面實施「幼兒教育券」,來真正擴充幼教資源,並達到資源公平分配。我們國家長期漠視幼兒教育,不肯將經費投注在幼兒身上。國家對幼兒教育的補助,以目前三至六歲幼兒佔受教育人口(以三歲至大學畢業計19個年齡層計算)16%,而幼兒所分配到的教育資源,僅佔中央補助各級學校教育總預算的2.72%(教育部1995年的報告)來看,國家投入幼兒教育的經費只及它應有比率的1/6。很明顯,幼教資源嚴重短缺。
大家都同意國家應該拿出錢來補助幼兒受教育,問題是要採取怎樣的方式?對於這個問題,民間團體以及幼教學者基本上已取得共識,一致認為實施「幼兒教育券」是目前最有效的經費運用之道。因為「幼兒教育券」能直接減輕幼兒家庭之教育負擔,並達到資源公平分配,同時,更重要的是教育券比其他方法更能提昇幼兒受教品質。
「幼兒教育券」,是政府由取之於民的稅收,以券的形式支付給有幼兒的家庭,作為幼兒受教育的定額學費之憑證;使持券進社區內的幼兒園就讀,幼兒園再憑券向政府兌現。
實施「幼兒教育券」可以有效解決以下幾方面問題:
A、「幼兒教育券」可以提昇幼兒受教品質:
我們認為採用「幼兒教育券」,會比政府自辦公立幼兒園,或直接補助私立幼兒園,或發給「幼兒津貼」,更能提昇幼教品質。原因是教育券比其他的作法更能同時保有家長和政府監督幼兒園品質的機制,缺乏家長的平行監督力量是目前體制內公立為主的中小學教育的最大弊病;而缺乏政府的監督,則是目前私立學校亂像的根源之一。所以針對目前以私立為主的幼兒園生態環境,我們認為採用教育券會是比較好的經費運用之道。
實施「幼兒教育券」可以提昇幼兒受教品質,因為:
1)教育券賦與家長自由選擇教育的權利:
由於教育券還保有讓家長自由選擇淘汰幼兒園的機制,因此透過增加家長自由選擇的機會,會加速公立、私立幼兒園以及其他幼教機構相互競爭,自然會提昇幼兒受教的品質。
2)教育券增加政府監督幼教品質的權力:
過去由於國家投入幼教的資源極其有限,所以國家也很難展現其監督幼教的公權力。但當國家的資源進入幼教時,我們認為採用教育券,會比政府直接補助私立幼兒園或發放幼兒津貼,更能讓政府監督幼兒園品質,因為政府可以依據該幼兒園的教學品質或教師的福利待遇是否合理,來評審該幼兒園能否領取或者能否繼續領取教育券。
3)可以協助解決教師福利待遇:
當政府有一筆龐大的資金經由教育券投入幼教界,將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這使得幼兒園不得不提昇品質,否
則就會在競爭下被淘汰。而提昇幼兒園品質的關鍵之一,是在能否穩住有素質且有教學熱誠的好老師,而穩定師資最起碼的條件是提高教師待遇、照顧教師退休福利。
4)提昇公立幼兒園的品質:
實施教育券後,公立園所將和私立園所一樣,有部分經費來自家長的教育券,當公幼不再獨享低學費的優勢後,公幼就和私幼一樣,得面對家長選擇的壓力。同時由於公幼有部分經費要自籌,也比較能擺脫公立學校的層層管理和僵化的行政體制,行政運作將會比較有效率。
5)解決「不合格」幼兒園的問題:
立案評審社區化是實施幼兒教育券的先決條件,因此以「學校社區化」的原則來修訂幼兒園立案標準,將使教育券的實施有更開明進步而且合理的基礎。當一些原本因立案標準不合理而無法立案的幼兒園,也能合法立案時,這些幼兒園將被納入政府的監督,也能因此留住好的師資,而提昇品質。
B、教育券可以使資源公平分配
大多數民眾冀望政府自辦公立幼兒園,但是目前全台灣的公立幼兒園只能容納五分之一的五歲幼兒就讀。教育其實是昂貴的,我們粗略估算政府自辦幼兒園以及私立幼兒園的成本如下:(本表計算方式詳見本白皮書第35頁):
公私立幼兒園成本比較表:
幼兒園類型 |
一般
國小
附幼
|
台北市
公立
托兒所
|
高雄市
公幼
前金.裕誠
|
台北市
私立幼稚園
收費標準
|
政府每年每生補助 | 71,000 | 121,000 | 128,000 | 0 |
家長每年自繳成本 | 32,500 | 32,500 | 26,000 | 91,350 |
每生每年教育成本 | 103,500 | 154,500 | 154,000 | 91,350 |
備註 |
從上面數據,我們很清楚看出就讀公立和私立的幼兒,所受的資源不公平待遇。公私立幼兒園家長每年要繳的幼兒教育費:私立家長是9萬元;公立家長是3萬2千元。這也難怪私立幼兒園的家長有很強的不平之鳴,因為就讀私立幼兒園的家庭等於受到雙重剝削,不僅要繳納
稅金去補助就讀公立幼兒園的幼兒,又要自付學費去讀私立幼兒園。
目前台北市每年發放10,000元教育券,高雄市發放5,000元教育券,這麼低的金額是無法達到提昇品質的功能。這不足的金額其實是要靠中央來補足的。給與幼兒教育補助是每位幼兒應該享有的基本人權,國家責無旁貸,所以幼兒教育券一定要由中央統籌規劃並發放,讓全國的幼兒都受到國家同一水準的照顧。所以幼兒教育券至少應有一半經費是來自中央。像日本的幼兒教育津貼就是由中央和地方各負擔50%。
訴求二:幼托合一
台灣的幼稚園和托兒所在行政主管、師資的培育與進修、環境設備、立案標準、收托年齡都有不同的規定,基本的區分原則是:托兒所以社會福利、保育為主,由內政部主管;幼稚園以教育為主,由教育部主管。但是同樣是三至六歲幼兒,他們同時需要保育和教育,並不會因為主管規定不同而有不同需求,當幼兒發展的理論愈被開發,人們愈深切瞭解到幼兒的保育和教育是不可或分的,於是在一個幼兒園裡,同時存在著教育和保育的人員,或者是一位教師要同時兼具教育和保育的理念,已是民間和學界普遍的共識。
「幼托合一」已經是世界潮流的趨勢,我們很遺憾看到政府對於這個干擾幼教界多年的問題,不僅沒有正視民間強烈的需求,反而因本位主義,更加強幼托的分流。
民間要求「幼托合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訴求:
A、幼托行政資源整合
民間要求教育部與內政部要擺脫本位主義,以「鼓勵發展」代替「限制發展」,聯合設置中央幼教委員會,來處理共同的事務。只有教保行政組織整合,才能提供完整的服務,並能避免資源的重疊浪費。
B、幼托師資的合流任用
民間要求無論是幼稚園或托兒所,都需要有教育和保育的人員。同樣面對三到六歲幼兒,沒有道理有不同的師資標準。英國幼托合一的作法,就是讓保育員和教師都可以在同一所幼兒園任教。
C、幼托師資的合流培育
民間要求讓幼稚園和托兒所互通師資,幼師與幼保人員合流培育,然後以「教師職務階級」來讓不同學歷和不同經歷的教師合流。幼托師資培育管道若不能互通,整個民間長期培育出許多具有豐富現場經驗的高職保育員,將會因大學的學歷標準而阻斷了他們在幼教界的出路。
訴求三: 真正開放師資培育管道
很多人耽心開放師資培育,會不會引來大量不適任教師。但是修畢教育學分,其實就像其他科系學生修畢專業課程一樣,譬如像建築科系、機械科系,只代表具備某種專業知識,可以很快進入職業現場。至於要不要聘任這些培訓過的專業人員,則留待職業界的篩選與淘汰,往後的發展其實是各憑本事的。
A、開放空中大學、社區大學、社區學院開設幼教系和幼教學程
我們要求真正開放師資培育管道,要求開放空中大學、社區大學、社區學院開設幼教系和幼教學程,讓家庭主婦、在職教師能修習幼教學分。
B、開放大學、二專幼托學程給已畢業的大學、二專和高中高職的學生回流選修。
另外,民間也要求一般大學所開設的教育學程,能開放讓已畢業的學生回流選修;同時能比照同等學力放寬,開放大學、二專幼托學程給二專生和高中高職生進修。
C、開放民間培育師資
開放讓民間專業團體與學術機構合作共同培育師資,像世界有名的蒙特梭利、Waldorf、福祿貝爾等學校及其師資培育機構都是屬於民間團體,都有他們深刻的教育哲學,也自行發展出一套完整的教育專業。
D、以同等學力鑑定落實職業證照
今天談教育改革,談尊重實務經驗的「職業證照」,談「學力鑑定」,就是希望打破文憑主義,尊重職業現場工作者的實務經驗。學校教育絕對不是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對於個人在專業領域的經驗以及個人以自修方式獲取知識,國家都應該給予學力檢定。所以這裡談「教保師資合流培育」,並不是要所有的教師都要去修大學教育學程,再去擠窄門,而是我們承認相關工作經驗可以等同高一層的學歷。
柑園國中/社區的轉型
摘要:
本文先簡述社區總體營造的緣起﹐再述及柑園地區的營造過程﹐並指出學校教育在社區轉型中應扮演的角色﹐且以柑園國中為例﹐說明學校與社區的互動關係。
作者介紹:
王秀雲 1956年生﹐台灣台北柑園人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六七級)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結業
曾任桃園縣立介壽國民中學校長
現任台北縣立柑園國民中學校長
壹.前言
從八十三年首次被提出並隨即獲得官方與民間熱烈支持的「社區總體營造」理念﹐至今歷經主事者更替、其他口號政策干擾等試煉的過程﹐證實並非一時興起的運動熱潮﹐其透過政府、產業、社區結合﹐以物質及精神的總體建設﹐從振興地方到重建國家的主張﹐已經普獲專家學者及社區工作者的深度認同﹐這項工作﹐目前更以深耕在地文化及廣拓社區資源的方式﹐在全國各地持續展開。
貳.柑園的社區總體營造
柑園是位在台北縣樹林鎮大漢溪畔的典型農村﹐由東園、西園、南園、北園、柑園五里組成﹐面積約9.0395平方公里﹐人口約8270人﹐現仍為台北縣唯二的特等農業區(另一處在瑞芳)。
十年前﹐這裡仍然寧靜得像五十年代的台灣農村﹐但隨著柑園大橋重建、北二高通車﹐境內工廠也跟著迅速興起﹐當農地出租所得高於耕作所得四百倍的行情穩定後﹐這塊台北都會近郊最後一塊綠地﹐便以更快的速度被鋼板屋頂覆蓋。
環境景觀明顯改變了;路上的人車顯著地繁忙擁擠了;空氣品質日益低落了;人際關係逐漸疏離了;柑園以近乎「快轉」的速度﹐經歷了台灣農村近四十年的變遷史。
但世代務農的柑園人﹐想法是極單純的﹐國家重建的前提是社會改造﹐社會改造的關鍵則是教育改革﹐我們認為許多問題的根源都在教育﹐教育也是非常具體而且可以期待的工作﹐於是﹐我們從關心兩個學校(柑園國中、小)的教育著手。
這是個極易獲得認同的議題﹐所以﹐許多熱心人士加入了兩校的家長會﹐家長會的目標在於培養社區人士參與公共事務的興趣與能力﹐為社區提供一個學習的場所。民國八十二年﹐由於兩校家長會資源大都重疊﹐因此﹐再合組「財團法人柑園文教基金會」﹐積極推動學校轉型為「社區學校」。
參.營造屬於居民的社區學校
長期以來﹐學校一直像是社區的「租借地」﹐教師大部份對社區的風土人情﹐不甚了解﹐學校的活動與社區的傳統民俗﹐也甚少感應﹐學校無法與社區一起呼吸、成長﹐學生受教的過程﹐甚至成了「忘記家鄉的過程」﹐這樣的學校,無法為居民所擁有﹐而較像是孤立在社區中一座堅不可摧的「文化堡壘」。
柑園國中、小﹐由於長期與家長會、基金會緊密地互動﹐逐漸轉型為一開放系統﹐以「社區學校」自期﹐所謂「社區學校」﹐基本上須有下列的功能:
- 培育社區人才
學校培育的人才﹐不應是「逐漸忘記家鄉」的人才﹐而是「願意回到自己社區﹐並且造成改變的創業家」﹐所以﹐學校應該深入了解所在社區過去及未來的發展脈絡﹐以定位出社區需要的人才。再者﹐所謂「人才」﹐不能以現有學習成果定論﹐而是要培育「具有終生學習能力」的學生﹐他能不斷感應、思考社區的未來﹐這樣﹐社區營造才有源源不絕的動力。
- 傳承社區文化
學校除了必須提供基本課程外﹐它應該還是社區長輩將生活智慧傳給下一代的地方﹐所以﹐學校要由「社區的教育者」轉型為「社區的學習者」﹐以社區空間為教室、以社區文化為教材、以社區人士為老師﹐積極地向社區學習。一道菜餚﹐可能是先民利用自然素材並且融合社區風情的智慧結晶﹐廟會慶典﹐更是社區傳統精神價值的展現。
- 提供公共空間
在社區中﹐只有學校才是真正不分種族、宗教、黨派﹐不分貧、富、貴、賤的公共空間﹐它提供一個場所﹐讓社區的小孩﹐可以在這裡共同體驗社區文化﹐社區的人﹐也都可以在這裡自由平等的討論社區的過去與未來﹐所有人都能在這裡密切地互動﹐而共同學習、成長。
- 建立學習社會
除了學習風氣的倡導、學習團隊的開辦、甚至社區學習體系的整合﹐學校在「建立學習社會」的工作中﹐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培育有學習能力的學生」﹐有學習能力的人﹐才能建立一個終生學習的社會﹐所以﹐學校的每一項活動﹐都要轉換成一套學習機制﹐注重過程的學習體驗﹐而不是成果的驗收。
肆.柑園國中的轉型
柑園國中在融入社區的脈動後﹐便以「社區學校」自期﹐希望教師都是「社區教師」﹐學生都是「社區人才」﹐營造一個真正讓全體居民擁有的「社區學校」。
首先推動的是「海闊天空課程實驗方案」﹐計畫的目標是:使學生借社團學習﹐提昇其成就感與自信心﹐進而增強追求知識的動力。我們大膽地將課程重整﹐把部份的藝能科、自習﹐統一排在每週一、三、五下午第二、三節﹐然後﹐全校學生依志願選填社團﹐進行跨年級、跨班的社團活動﹐所以﹐柑園國中的每個孩子﹐每週有六節社團課程﹐以學期為單位﹐三年可以學習六項才藝。許多學習低成就的孩子﹐在這裡重新拾回自信;許多徬徨無依的孩子﹐也在這裡找到自己的舞台;我們以「勤勞、健康、智慧、才華」期許我們的孩子將來都是經營社區的人才。
其次﹐是「學校之光、班級之華─班級總體營造計畫」。這個計畫的基本構想是:把學校當成鎮公所﹐班級當做社區﹐引入社區總體營造的操作模式﹐讓學生自己來營造一個有魅力的班級。首先﹐是描繪班級的夢想﹐接著展開班級資源踏查(包括學校與社區的資源)﹐然後檢視出有多少資源?可以完成多少夢想?以訂出班級營造的中心理念和行動方案。然後﹐再據以建立班級的識別系統﹐並廣泛的運用在班徽、班服及班級的生活空間。接下來﹐是設計許多班級活動﹐逐步來實現班級的夢想﹐我們希望每一個班級都有特色﹐都能展現自己的光華﹐並且讓學生從小就學習:如何透過共同合作﹐去營造自己的團體﹐讓「共同體」的觀念﹐能夠自小紮根。
「親近柑園」系列活動﹐主要是引領學生重新挖掘及認識社區的個性與歷史﹐包括:「社區資源踏查活動」、「柑園地標發現之旅」﹐以及最近因為台北大學城即將動工而積極進行的「南園再見!南園!」活動﹐台北大學城徵收南園里大部份的土地﹐區內尚有許多古厝﹐我們藉古厝巡禮的活動﹐和孩子一起嚴肅、誠懇地見證社區的轉捩點。
「新食器時代」活動﹐則是由學校營養午餐切入﹐引領學生領略地方文化之美﹐柑園緊鄰陶瓷王國─鶯歌﹐但是﹐學生用的是鋼碗﹐這學期﹐我們讓學生自己來彩繪午餐用的陶碗﹐接下來還計畫用大溪的木雕製做餐盤、用三峽的染布當桌巾、用地方的特產設計菜單﹐讓學生從小在豐富多元的文化中成長﹐能以社區文化自豪﹐深化人與土地的感情﹐這是將來學生是否願意回歸社區的關鍵因素。
伍.結語
在百孔千瘡的台灣社會裡﹐在千頭萬緒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中﹐我們選擇了由學校教育切入的方式﹐基本上﹐因為議題爭議性甚低﹐所以可大可久;而教育是紮根的工作﹐所以成果也是具體可期的﹐這是一場「寧靜革命」﹐一時可能看不出成效﹐但是這涓滴細流﹐在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匯聚出移山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